新闻中心news
纳帅坦言本土欧洲杯促其执掌德国队 倡导足球应回归乐趣本质
在德国足协召开的2025年欧洲杯备战发布会上,国家队新任主帅尤利安·纳格尔斯曼(纳帅)首次公开回应执教选择背后的深层次考量,这位37岁的少帅直言,2024年本土欧洲杯的独特意义是促成其接手德国队的关键因素,同时强调将贯彻"足球必须有趣"的战术哲学,为正处于低谷的日耳曼战车注入新活力。
本土大赛的使命感与挑战
"当你的祖国即将举办欧洲杯,而国家队需要重建时,这种召唤难以拒绝。"纳帅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,2024年德国欧洲杯被视为重塑国家足球形象的转折点,此前德国队连续三届大赛表现低迷,2022年世界杯更是史无前例地小组出局,纳帅承认,正是这种"历史责任与机遇并存"的特殊情境,让他最终在拜仁慕尼黑、热刺等多份邀约中选择接过德国队教鞭。
德国足协主席诺伊恩多夫透露,纳帅在谈判中展现出对本土大赛的深刻理解:"他不仅分析了战术层面的问题,更提出要通过欧洲杯重新连接球迷与国家队的情感。"据悉,纳帅的合同包含特殊条款——无论2024年欧洲杯成绩如何,他都将带队至2026年世界杯,这一安排被视为足协对其长期改革理念的认可。
"快乐足球"哲学对抗功利主义
当被问及执教理念时,纳帅的回应令人耳目一新:"现代足球过度强调结果,却忘记了这项运动本质是带给人们快乐,我们需要找回那种让球员享受比赛、让观众心跳加速的足球。"这一主张与德国足球近年来的保守风格形成鲜明对比,数据显示,德国队在过去两届大赛中的场均传球成功率高达89%,但关键进攻数据却位列欧洲中游。
纳帅以战术创新著称,其执教莱比锡时期打造的3-4-3高压体系曾令欧洲足坛侧目,他透露德国队将进行"有克制的冒险":"控球率不是圣经,我们需要在防守稳固的前提下,给穆西亚拉、维尔茨这样的天才更多自由。"这番表态引发德国媒体热议,《踢球者》指出,这或许意味着德国队将告别传统的"控球至上"思维,转向更高效的快速转换体系。
新生代球员的机遇与考验
纳帅特别提到对年轻球员的使用策略:"如果一名19岁的小伙子是场上最佳,他就有资格首发,年龄不该成为限制。"此言被视作对哈弗茨、穆科科等新生代球员的明确信号,据德国队技术团队透露,纳帅已启动"2024人才观察计划",重点考察德甲涌现的U23球员,包括斯图加特前锋翁达夫、勒沃库森中场安德里希等非传统劲旅成员。
改革必然伴随阵痛,名宿马特乌斯在专栏中提醒:"纳帅需要平衡创新与稳定,德国球迷可以接受过程曲折,但无法容忍连续失败。"对此纳帅回应称,已与克洛泽、施魏因斯泰格等功勋球员建立顾问团队,"传统智慧与变革思维完全可以共存"。
欧洲杯倒计时下的战略布局
距离欧洲杯揭幕战不足400天,纳帅的备战已进入快车道,德国队将在未来半年内安排与法国、西班牙等强队的友谊赛,并首度尝试在训练基地引入虚拟现实技术,体育总监沃勒尔透露:"我们正在建立球员数据库,甚至包括睡眠质量和压力指数,这是德国队史上最精细的准备。"
值得关注的是,纳帅特别要求增加球迷开放日。"当孩子们在场边欢呼时,球员们会记起他们为什么热爱足球。"这种人文关怀获得广泛好评,民调显示其支持率较上任初期上升27个百分点。
重塑德国足球的文化基因
更深层面上,纳帅的任命标志着德国足球价值观的转向,在发布会尾声,他引用德国诗人歌德的名言:"创造是最好的人生抵抗",强调要将创造力重新植入球队DNA,这一理念与德国足协最新发布的《2025发展纲要》不谋而合,该文件首次将"观赏性"与"竞技成绩"列为同等重要的考核指标。
《南德意志报》评论称,纳帅面临的不仅是战术革新,更是对德国足球文化的重新定义,在功利足球盛行的时代,其"快乐哲学"能否开花结果,2024年本土欧洲杯将成为最严酷的试金石,正如纳帅所言:"当我们让足球回归本质,胜利自然会到来——即便不是明天,也一定会在不远的未来。"
随着发布会的结束,纳格尔斯曼快步走向训练场,那里有一群U19球员正等待他的指导,阳光下的笑声中,德国足球的新篇章正悄然开启。